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走进三坊七巷 寻找闽都文化根与魂

2021-04-12 11:20:10   来源:    点击: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十分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古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州古厝>序》中这样评价福州以及福州的古建筑。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历史遗迹众多。其中,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最负盛名。


 
  3月30日,我校思政教学创新团队老师们带领20模具高职班的学生,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在三坊七巷感受这里延续千年的文脉国魂。同学们从南后街—这个古老坊巷格局的中轴线入口,沿途聆听着老师的介绍,穿越时光记忆,林则徐、林觉民、冰心、林纾、沈葆桢等历史文化名人仿佛从深巷中走出,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不过,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也曾面临被破坏的风险。1991年3月10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开现场会,启动了整个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的序幕。正是在这次现场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此后,三坊七巷内其他的老房子,也陆陆续续被修缮、保护起来, 为延续福建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市民的骄傲,也是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行走在三坊七巷,穿梭古今,同学们也更加感佩当年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时隔30年,总书记对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始终牵挂于心。
  同学们听着坊巷旧史、名人故事,回望国家民族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与历史变革,深刻体会到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赓续着城市的文脉,更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彰显着文明的无穷魅力。两个小时的时间,同学们不低头玩手机,不往后躲,同老师一道轻声诵读,频频互动。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是我校思政教学创新团队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讲话及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以研读、观影、参观、调研等多样实践活动为引擎,以课程为载体,将课堂从校园搬进社区、行(企)业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行走”的课堂,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抬头率”、增加“参与率”,降低“枯燥率”;用新语言、新方法讲好党史;突出思政课的时代性、导向性、趣味性,感受“思政魅力”,致敬建党100周年。同学们期待着思政课堂的变革带来的更多惊喜与触动。

 
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2021年4月8日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丨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篇:福建工业学校第一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